“石画·画石”联展研讨会发言纪要

发表时间:2021-10-11 09:54


“石画·画石”联展研讨会发言纪要

   间:2021年9月25日

   点:李可染画院

主持人:王鲁湘   

   

微信图片_20211011101332.jpg


王鲁湘:“石画·画石”联展,是中国观赏石协会与李可染画院共同举办的文化活动,感谢寿部长和各位领导对李可染画院的大力支持,要知道中国观赏石协会是中国艺术类行业协会中体量庞大的一家单位。

这次展览经过反复的讨论,划分为两个板块:一为“红色历程”,一为“壮美山河”。“红色历程”板块为体现“建党百年”,展出了相当比例带红色的石头,以红灵壁石为其代表;“壮美山河”板块中出现了大量的“河山缩影”,同李可染画院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众所周知:《万山红遍》是李可染大师的作品,通过百余方天然赏石艺术品来表现“红色历程”和“壮美山河”,主题非常突出,联系非常紧密,风格非常鲜明而且具有独特魅力。

这次展览以国内主流石种的展陈为主,有古典的安徽灵壁石、新颖的广西大画石与摩尔石、丰硕的内蒙古葡萄玛瑙、嶙峋的福建九龙壁石和雪域高原的藏瓷石等等,一石一画,美不胜收。专业化陈列,沉浸式体验,以互动式的参与形式,集中表现山水意境。我同寿部长讲,这个展览具备“四美”:主角是石头,所以“石美”;陈列石头,须凭几案和架托来担承,所以“木美”;李可染画院专门为其匹配了名家书画作品,所以还有“画美”和“字美”;展览遍赏“四美”,展览内容和展陈方式均具艺术探索意义。本次展览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天雕”与“人功”团聚。据介绍,这些石头都没动过手,是天然的,也就是造化的杰作,所以是“天雕”;造化的杰作需要有心人去发现,正是审美取向促使了人的发现,且赋予了石头主题、形象和意义,同时还给予一定的陈列角度、陈列方式——这些都是“人功”。个人的心思在天然的石头上得到艺术呈现,可谓是“天雕”与“人功”聚,有缘在李可染画院共同展出,就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观赏石出乎大自然鬼斧神工,中国画本乎小宇宙穿插点染,都是在学习“道法自然”,都是在体悟“天人合一”,玩石头的最高境界与艺术追求是一致的。

二是“李家山水”与观赏石的对应之美。这次展览中,有一张画作是李可染先生非常重要的作品——《井冈山》,此作与诸多观赏石于一堂同展,显示出一种对应之美,可谓相得益彰。两种艺术门类,一个共同空间,互鉴互融,碰撞出了艺术火花。

三是“协会与画院”联合,形成展览组织新形式。这种模式,使得艺术展览呈现出一种新的潜力,令人深受启发,观之多有创获,应当长期坚持、长期合作。

总之,这次展览饱含山水之韵石头之质,可谓美伦美奂。

参加这一次“石画·画石”联展学术研讨会的嘉宾有: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李志坚先生、中国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钟长海先生,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俞莹先生,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团副主席陈新国先生,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团副主席曹磊先生,我代表李可染画院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李可染画院参加讨论会的领导和嘉宾有:李可染画院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沐先生——他对艺术市场的研究是权威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社长尹鸿祝先生,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长马新林先生,李可染画院常务副院长王海鲲先生,李可染画院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秘书长李九红先生和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宝石》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李客涵先生。

下面我们就有请寿嘉华部长致辞。

微信截图_20211011101427.png

寿嘉华:非常荣幸参加这次研讨会。在两周前,我应邀到美术馆参观了“河山有君——李可染艺术精品展”,非常有感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李可染大师的这种山水情怀、这种爱国的情怀特别令人尊敬的是,他的艺术都来自于祖国的大好河山,那是来自老百姓的声音、来自乡村的声音。

中国观赏石协会能够同李可染画院携手办展,非常令人高兴,我们要把这种友好合作形式持续发展下去。

中国观赏石协会成立17年,秉承着发展理念,还是做了一些事情。一是秉承科学同艺术相结合的理念;二是秉承继承和弘扬相结合的理念;三是秉承多种艺术形式共融的发展理念。在这十几年,逐步形成两条发展主线:

一条主线是从科学的角度发展赏石文化。以科学的角度审视大自然中的石头,包括来自外太空的陨石,从欣赏观赏石的科学鉴评标准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鉴评体系。依靠国家的一些资支持,“国家标准”我们建立起来了接下来还有很多“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中国观赏石协会正在为此不断努力。对于观赏石主要的石种,我们建立了鉴评标准,对艺术市场来说,就是鉴赏的依据,能够避免乱说话、漫天要价。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条科学的主线。包括捡石头、品石头、相石头,一直到给石头命名和底座的加工,这一套标准我们都在制定当中。

另一条主线就是树立艺术评判的标准。我们非常荣幸,中国观赏石艺术已进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非遗”很不容易,真正进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只有1800种左右,赏石名列国家级“非遗”,促使我们也建立了一套体系来保证其文化传承得到保护,包括遗物的保护、传承人的培养和赏石艺术的传播。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研究如何努力让老百姓熟悉欣赏、学会如何欣赏,使得上述这两条主线,一直在手眼之间延伸。

归纳起来看,中华赏石文化属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没有中断过,与中国山水画有着经历千年的不解之缘。画家游山玩水洞见自然,精神气骨赋予石上林泉,赏石由此逐步从户外激赏慢慢引入户内欣赏:或矗立园林,或立于案头,徜徉其间,供人玩味。恰如这次步入的“石”“画”结合之路,成为我们的创新,所以说“石画·画石”展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李可染大师一生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其山水画《万山红遍》实为旷世杰作,观之洞见大师探索出新的心路历程,直到现在,李可染画院仍在延续大师的创作经验和艺术精神。画中山河与石中山河如出一辙,石头里面有诗,古今江山如画,意境结合通感,“石”“画”“天人合一”,正是本次展览的重要主题。

恰逢“全国赏石日”创设十周年,借着这个机会突出共同发展主题,鼓舞广大石友参展,也是向老百姓奉献一次“视觉盛宴”。相信今后很多赏石展会都能从这次展览学习到很多东西,“石画·画石”,影响深远。谢谢。

   

王鲁湘:谢谢寿部长给我们介绍了观赏石很多基本情况,都是我们非石友不了解的,像制定科学的鉴评标准体系,包括申请到国家级“非遗”项目,而且还有赏石日,非常好。

我们也祝贺中国观赏石协会,祝贺所有石友能够把中国赏石传统文化更进一步发扬光大,到千山万水中去寻找更精彩、更令人吃惊的美石。

下面有请俞莹先生。

1.png


俞莹: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和艺术界的朋友交流。鲁湘老师、西沐老师等都是久仰大名的艺术界大咖。今天赏石界和艺术界的跨界联姻,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石头的属性一直有个争议,到现在为止也没说清楚:石头是不是艺术,观赏石、奇石是不是艺术品。也许赏石界认定是艺术品,艺术界不一定这么认为——里面有很多模糊的概念。我的看法是:赏石不似艺术胜似艺术。对于大家公认的赏石精品来说,这是最好的评价,是不是“艺术”已经不重要了。

石头和画这两者关系非常紧密。绘画和雕塑属于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已经把中国古代赏石归类于抽象雕塑艺术品,在西方很多博物馆都能看到赏石,如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都有展示——而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却几乎没有展示过这些东西。这是因为,西方学者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古代赏石都是修饰、加工过的。特别是底座的设置,使得奇石成为了艺术品。西方雕塑都带底座,但是雕塑的底座和赏石的底座在重要性上并不是一个概念,赏石没有底座就不会成为艺术品。我们原来并没有这样的认识高度。这次展出大家看到的虽然不是古代的赏石,但是很多风格还比较古典,虽然是当代的赏石,但也有古典的形式。古代赏石重意味,当代赏石重趣味。今人比较喜欢象形拟物,古人情怀较高,几乎不玩象形的东西,玩抽象的东西。苏东坡玩石头,其审美取向简言之曰“丑”,算是一个抽象的提炼,他说过“石丑而文”的金句。

这个“丑”,我理解成一种“反形式美”。照我们的认知,很多美的事物都和形式美有关系。古人认为奇石是丑的东西,是反形式美的,和人为的形式美完全相反,但又觉得它是非常高级的东西。有意思的是,西方人把我们古代赏石包括古典赏石都叫做“文人石”,这可以与“文人画”相对应。“文人画”自宋代开始创设,其精髓是不求形似,追求写意。“文人石”也是不求形似,讲求抽象,比起“文人画”的追求又进了一步,代表了古代文人的特别审美——更像是一种观念艺术。西方人之所以会认为赏石艺术比较高级,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已经开始通过欣赏石头而获取抽象思维来进行艺术活动了。而现代西方抽象艺术,是在1900年代才出现的。目前,当代赏石在西方还不是特别能接受,而古典赏石则完全接受,并把它视为非常高级的抽象艺术品。

据我所知,李可染先生单独画石头的作品非常少——几乎没有,但是画“米芾拜石”的题材非常多,可能是受齐白石老人影响吧——他也画了很多“米芾拜石”。齐白石几乎也没画过独立的石头,有意思的是,北方画家大抵皆如此。一直以来,江南一带画家画石题材非常多,而北方却很少。至少从明代开始,松江画派、吴门画派、浙江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等画石头都非常多,北方画家就很少,可能说明当时赏石活动的中心在江南一带。

米芾拜石——那块宋朝的石头还在,而且有正史《宋史》记载。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二十四史是正史,写政治方面的较多,个人爱好描绘几乎没有,但给米芾就写了这么一笔,真是神来之笔!看来,后人还是比较认可“米颠拜石”“信史”的,觉得蛮有意思也就写了进去。

这块“拜石”有点类似太湖石,其实是巢湖石,在清代康熙年间从地下挖出来后,就被安放在安徽省芜湖无为县米公祠这个地方。我留意过“米芾拜石”这个绘画题材,发现从明代开始一直到齐白石,几乎每个画家画的石头,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他们不知道有没有这块石头,所以并不是写实。不过,无论什么画家,画出来的“拜石”都是瘦皱漏透类型的。在古代,画石和鉴石之要诀都是“瘦皱透漏”,据说是米芾发明的。关于这点可能存疑,也许是由于米芾玩石的影响太大了,难免附会,这也可以理解。

再具体来说,石与画关系非常密切。国画的题材大体就是山水、花鸟、人物,其中石头不可或缺。如“米芾拜石”作为人物画的重要题材,少不了奇石。一般来讲,画石头会被归类到花鸟画,也是花鸟画中的重要题材。山水画里面很多与山石有关联,画山的皴法都是来自于石头,关系非常密切。这也是“画与石”“石与画”之间非常有意思的联系。谢谢。


王鲁湘:俞莹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石头是不是艺术?从现代(20世纪初)开始,新观念出现以后,我觉得自宋代开启的文人赏石就是艺术,因为它完全符合我们现在关于艺术所有的定义。比如说,我们过去认为,一个现成品不可能成为艺术。而现当代有很多现成品,都是由艺术家从生活中直接拿来,设定到艺术的封闭环境里重新定位和命名,于是就成了艺术品。文人玩石头也是大体相类:从自然环境里剥离出来拿到人文环境里面,再赋予一些装饰性的东西和个性空间,为其命名,是为“清供”——这和艺术是一回事,符合艺术品的定义,当然是艺术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古代文人的赏石意趣非常有意思:最早开始欣赏“丑”的是中国,从庄子开始,包括列子,整个道家体系就是审丑。那些智人、高人,觉得大自然中间的怪树、怪石头、怪鸟、怪鱼,都是反正常的——就是“丑”才好,认为这个“丑”比那个“美”还高级,这种审“丑”意趣精粹,延续传统脉络流播开的典型,就是古代观赏石艺术。如同现当代艺术也是“审丑”,可见在这一点上早早就开了先河——现代艺术观念由北宋的米芾、苏东坡、黄庭坚等人提出观念、连同他们创作的作品和行为开始,整个成形的中国艺术审美取向就此发展起来了。

下面我们有请西沐先生。

2.png

   

西沐:我平时写一写文章,但是对“赏石文化”或“中华赏石文化”并没有专门的系统研究。虽然很喜欢,自己也有一些细碎的收藏,但没有任何系统的研究,完全只是出于兴趣,看着好就喜欢上了。所以认同中华赏石文化,感觉非常亲切。

看过展览,感觉很多东西让人惊叹。在此,略微谈谈对于赏石文化的感受:

首先,赏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既是传统文化,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伴随时代不断进步。由装点居住环境开始,到后来的参与园林建设,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赏石文化也在传统的影响中不断进化,并且情怀的抒发中不断完善。由于赏石文化在唐宋元明清一路发展,在士夫显贵中影响深远,在文化心理认同上具有里程碑的高度,普及面很广,甚至影响到建国后的文化人和改革开放以后富起来的老百姓,所以,当大众化了的中国赏石文化能够顺利被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反而更能证明由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而显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的迁变特质。即便涌现出不少创新和发展,中国赏石文化依旧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次,赏石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赏石源于自然,经人发现审美价值而被重视起来,赋予其文化功能,有了这些以后才是第二自然。不惟山水大自然,更有安放身心的小自然,可置于书房,能放到庭院,凡是在特定环境对这种自然注入了一些文化内涵,与人相照便是第二自然——它进行了场景化的改造,被赋予了另外的含义,有了这种文化赋能,也能称作“人造自然”。所以,在中华赏石文化里,在科学审美、科学化的鉴评体系里,如何建立统一的审美标准,从而进入新的表现阶段,这是需要我们持续探索研究的。

当下的审美文化发展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时尚化,越来越快餐化、个性化,这种状况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感官刺激,就如同中国画的创作,在这几年越来越“逼真”、越来越像照片,抽象艺术反而在市场中涌现出了一些高层次鉴赏人士。赏石界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还要建构“赏石审美文化”,让它更加符合美学的内在规律,不惟欣赏“形似”,还要欣赏“不似”,这个开阔度要是有了,善莫大焉。不要把赏石文化庸俗化,以“像”为最,以“像”为高,这种概念审美需要匡正,“像”的东西自然求之不得,但这不应是赏石文化最高级的鉴评,赏石审美文化建设方面尤其需要把握和拿捏。审美取向建构在当下。在赏石文化发展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普及化、越来越大众化的条件下,其审美走向究竟如何?这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

再次,赏石文化与生活、生存紧密相关,是文化中的艺术。虽然得之自然、付与大众,赏石文化发展趋势仍具有文化集中的表现,“雅俗共赏”是其底色。另外,赏石又是文化中的艺术,要知道,宋代是赏石文化发展的顶峰——精致简约能带来启发,实际上很多艺术家的创作、艺术灵感都来自大自然的启发。李可染先生的最大贡献莫过于“改造中国画”,他就是用“写生”的方式向自然学习。其高足贾又福也是中国山水画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宣称审美的内核是“与石对话”,把通过观察,与石头对话得到的哲学体验,用艺术的方式表出来了,之所以独树一帜,就是“向石头学习”。所以说赏石既是文化又是艺术,更多还偏向文化哲学,许多艺术家都从中得到启发,甚至还影响自己的创作,其精神内核“心向自然”。

最后,还要逐步建构观赏石审美的学科体系、审美体系。现在的很多研究,更多是做了观赏石系统分类。每一类赏石形态在类别审美中起到何种作用、拥有何种价值、能做何种界定,大部分是从这个方面阐述,并没有从观赏石审美角度进行理论提升和总结。唐宋元明清至今,一千余年了,难道不应该出现一个观赏石审美学的学科和相应体系吗?我建议观赏石行业组织,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做一些工作,把观赏石本体研究、环境研究、本体和环境之间的结构、场景化审美研究形成一个整体总结出来,这将对我们的鉴评标准、鉴评规律有着更大的启发意义。现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非常多元化,观赏石也逐渐成为艺术品交易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类,价值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进行价值建构的研究、如何进行相应的估值和鉴定,以及交易平台的建设,只有把这些东西做好了,观赏石市场交易、市场的规模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我从这几个方面简单说一下感想,完全是外行看内行,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王鲁湘:谢谢西沐院长,所言“观赏石审美学”,赋能建立系统的价值体系,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建议。

下面我们有请陈新国先生。

3.png


陈新国:非常高兴参加研讨会,扣应主题“石画·画石”,我发现这次活动呈现出很多画面石和造型石,如分作具像、抽象、意象,观赏石也这些方面也都有长处。很多藏家愿意把赏石之美和绘画、书画结合在一起,所谓“一石一画一书法,唱和风流咏天真”,中国观赏石协会同李可染画院强强联手,真正体现了这次展览的主题。

第一,我今天主要是从地质学来讲赏石。众所周知:观赏石是矿物和岩石陨石来自外太空。赏石界经常提到的科学赏石,就是很注重赏石来源,要研究地质层面,要研究成因。

第二,自然形成观赏石的两个最大的基本动力:一个动力包括火山爆发、岩浆侵入和地壳高度运动——这属于地应力作用,另一个动力包括水动力作用和风沙作用。水动力又包括了陆地的河水冲刷和海水冲刷。风、冰以及蒸发都是水动力的作用,把这些大型山体风化破碎形成石头,再滚入到山坡或者河流当中,赏石便出自大自然这般鬼斧神工形成独特“现象”。

第三,观赏石是一种自然属性和科学属性唯一属性兼备的资源,对这种资源开发利用方兴未艾自然美科学美是由地质作用赋予的,艺术美是赏石赋予的,因此说天赋神韵,人赋妙意,天人合一,这是赏石的一个基本理念。

第四,形成观赏石的岩石,一是岩浆岩,地下的岩浆在地下形成二是沉积岩,通过江湖海洋,主要是海洋沉积形成岩石三是前面两种岩石高度运动压力作用产生变质岩大部分观赏石都以变质岩为主,前面两种岩石变质以后使岩石产生纹理,造成挤压的现象。

第五,观赏石的造型,通过风沙形成风凌石,水里面形成的是水石,有些矿物晶体岩石是通过地质作用使结晶,形成各式各样的自然晶体。甚至还有化学环境是自然环境,古生物死了沉积在岩石里面形成的化石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岩石各式各样的颜色纹理效果抽象意象具像的图案,也是地质作用有些通过沉积岩,有些是风沙的动力作用,形成了各种风吹的面有一些含有铁元素铜元素镁元素镍元素等等,这些元素是原始颜色,矿物就使颜色大量聚集形成画面,通过渗透在表面特别是有些纹理的石头,后期会有二氧化硅成份的东西侵入到里面形成纹理和花纹颜色有红色黄色灰色或者紫色,这些颜色能够呈现大部分有颜色的元素侵入到里面河水中的石头大部分氧化物附着在表层,上面一层厚厚的皮,包括和田玉的皮都是附着在上面形成氧化膜,表面的颜色,这便是赏石颜色的形成过程可谓千奇百怪五光十色展馆里面看到的大理石是红色的,判断是硅化的,看的时候那个图就像梅开二度的感觉,里面有红色,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其自身元素通过硅化浸染进去了和化学成份矿物成份有很大关系

一定是硬度相对较大的才能形成观赏石古代四大名石之一的太湖石是碳酸钙的成份,不是沉积岩,因为钙质受到土壤里面的腐植酸的作用,使它形成坑坑洞洞很多景观。虽说是自然形成的很好看,但这里头和化学成份有很大关系。

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灰质岩石硬度很大的它很难成型,成型非常难得,因为硬度太大了,水动力的作用下要几亿年才能形成这些结构都是长期形成的,往往很多变质岩都是硅化的

我们在赏石过程中,除了艺术角度,对年轻人还要有一个科学的及意识。要不断完善地质赏石科学赏石理论知道它怎么形成是什么成份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等等。艺术欣赏科学欣赏似乎是完成了艺术系统化的理论,只不过科学赏石这一块稍有缺乏,一般老百姓石友不可能上升到这个层面,只能从艺术角度欣赏希望我们中国观赏石协会也往科学赏石方面宣传和推广,包括现在各种培训,都可以专门增加观赏石地质学这一块,谢谢大家。

   

王鲁湘:对我们来说每一个信息都是新鲜的,地质赏石研学科普,全民文化科学素质提高,也是我们赏石的一个工作只是非常主观把自己的审美投到这个石头上观赏不是到此为止,里面还有很多客观的科学道理需要辨析

下面我们有请马新林先生。

4.png


马新林:刚才我看了“石画·画石,这个馆我是第一次来,和大家认识很荣幸,听了大家刚才的真知灼见,感觉很新鲜这个课题可大可小先是因为跨度太大,跨政治学人文学艺术学,可能还有其他的学科。它有自然属性又有艺术背景,还有艺术表现赏石这个怎么界定,我想一定是在某一个范围内因为石的概念很广例如美石为玉,说石的东西很多;又如“金石永寿”,是对生命延长的追求很多艺术品是靠石头来传导,把石头看作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我国的几大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只要是石窟它就是载体,还不止于文化艺术

我们历史上最好的建筑都是石窟,汉唐一直到后来,时间久远,能够传下来更重要的是这个载体有很多美好的故事,比如刚才大家说的米芾拜石,陆游也说过“花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对于的欣赏可以宽敞心境。

玉和石怎么区别鉴定,没有很严格的标准。赏石多是自然石,把玉这一块排除了作为佛家七宝,青金石也是玉石类的。作为文化载体,像石碑刻、造墓志铭文人篆刻用的寿山石同玉一样通过变换,成为人文载体。除却雕刻的形态,还放在画家案头观赏石享受石头的自然美,无论涉足何处,带回一块自己可心的石头,都不失为一件雅事。火山爆发,地质运动,自然界对赏石的塑造手段。山石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愉悦,还能为带来一种亲近情感,很有意思。

我刻印章,深知石头本身极具文化性,米芾拜石都称兄道弟了,可见石头可以人性化,而且这个石头观赏因人而,每个人的阅历学养和工作轨迹不同,对石头的欣赏视角也会不同,于是也就窥探到了和而不同的艺术空间。

另外,这个赏石的精神我觉得应该有所外延。刚才说除了自然界找寻的赏石,还应明确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人无石不雅”的真义——为什么把石头请回家里,实际是想把大自然搬进来,换景交流人和石对话,就是和大自然对话享受那种最前沿的书斋庭院精神正能体现出人对观赏石的审美追求,这点非常重要。

艺术上画石很普遍,齐白石先生一石一鸟意味深长,一个石头上面立一只歪着头的喜鹊,似乎就能反映出中国画的一种理念。所以我觉得赏石的意境尤其需要推介,今后影响人们的生活很重要的一个文化载体就是赏石做这样的事很好。

最后,我提几个可以思考的方面一是赏石和艺术结合起来,专家队伍里面应该吸纳更多艺术家,多一点浪漫色彩,多一点想象空间。二是要有文化引领,要思考怎么样赏石艺术放到一个更高的格局更好的平台,这是一个思考。就目前看来,文化门槛和经济门槛低是其显著特征,如何提高层次,不再只是简单的把“形神”罗列于画册,这也需要思考。三是要注重,不只是讲,还要互动,对赏石文化在大众化高雅生活中准确找到自身定位也是一种帮助

我也想问问对面的专家,赏石究竟是什么石

寿嘉华:国家标准里面观赏石是天然形成的具有四个价值观赏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马新林:这四个里面没有包括它的本质,石头自然形成,是天然的。

陈新国:首先好看,然后是有科学价值有收藏价值有经济价值。

马新林:谢谢大家,我是外行。

   

王鲁湘:确实这个行当跨度很大,自然和人文,科学和艺术。下面有请曹磊先生。 5.png

曹磊:受协会委托,寿部长我们专委会来承接这次选石任务接到任务6月29日在贵阳启动会议进行布局,抱着对石头的敬畏之心,团队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经过海选,从万方石到千方石,直至精选出这几十方石头我们到现场布展,不远千里抱石而至放在这个位置对得起这石头了。辗转27个城市大家坐飞机高铁开车,进京等几个小时,大家无怨无悔,因为我们石头一般的精神这次来的石头汇集65个石种27个省市产地,每个石头的筛选,进行一系列工作,今天100方已经到位,感到很欣慰开会之前最后一车到了,我们备选了7块,这其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莆田的人家要消毒运到厦门,厦门到广州,广州又寄过来,排除万难一朝呈现,我很感动画院一声令下,我们马不停蹄,怀着可染先生的敬重,希图将每一块石头背后的故事都展现出来。有传承,它才是好石头。

一系列的工作都依靠认真来完成。与九红秘书长亲密合作、长相讨论更使得我们提高了审美水平。把每块好石头看懂了,进一步净化我们的赏石队伍,提高赏石水平,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也感谢这次能与各位专家交流的机会,不多说了,让我石头说话”吧!

   

王鲁湘:谢谢曹磊先生,中国各个门类收藏中我最佩服的是藏石头,尤其是藏大石头,没有移山之力搞不了这个事情,我们下面有请九红。

6.png


李九红:首先,寿部长关于“将赏石艺术和绘画艺术结合这个想法特别好,和院长见面以后一拍即合这几个月。又和曹磊合作,刚才说的精神脱贫了,对赏石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十几年前我开始画石头,有人说是灵壁石,有人说是太湖石,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算是古典赏石那种。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我画山水,我觉得石头是山水画最基本的部件山水画第一个课题,就是从《芥子园画传》中比较简单一块两块石头画起来。我从一块石头画起,就选择形状来表现还是要谈到2014年保利拍卖有文人画石专场,我们几位画石头的画家都参加了。其他人画的都是一些名石,有名有姓,比如苏州园林,画面有很多题跋写着石头的故事;而一直把石头当山来画当人来画,并且还会赋予一些个性渗入其中关于画石头像人、像人的精气神,这块想和大家探讨从艺术角度来讲,描摹一个已经很经典的东西,比如说画肖像画,我认为这种存在的意义不是我追求的方向。不论“石头肘子”还是石头“石头萝卜,观赏石讲究天成艺术家讲究创造”。赏石文化是发现一些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天成的东西,拿到以后令人称奇,这和好的艺术品拿到观众面前是一样的,有感触最重要!像那个萝卜”就是一个方向——真正能做到天成也是非常好的,能挖掘到很多故事,经历千辛万苦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还是应当考虑文化价值因素

我的石头一直是参加山水画展,我就在此提两个问题艺术和赏石最开始一说是奇石,就会有猎奇心理,赏石文化很容易走到出奇制胜奇中求险”的路子上头,这有点走偏;而赏石可能针对很普通的石头,倒也不比奇石带给人的感觉差,只是纯天然,没动过手,好像是一个硬性指标。比如说某一个文人,比如王鲁湘老师吧,他收了一块石头,觉得这个地方应该再打个洞,他就打了一个洞,这个洞许打得巧妙,是文人创作的一个过程,我觉得这也算作观赏石的范畴。马老师说他玩那些雕件或摹刻的石头,也可以视作观赏石定义的“拓宽段”来展开探讨。

   

寿嘉华:后面有一句话你说得对,观赏石首先是天然形成的,具有四个价值观赏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石质艺术品,自然也可以延伸到工艺品

   

陈新国:广义的观赏石只有景观石,搬不动的狭义的是搬得动的。

   

李九红:我还在脱贫阶段,不断向大家学习。

李客涵:谈谈欣赏石头的一些感悟吧。我是徐州人,接触灵璧石不少,特爱其八面玲珑八音山响;自幼爱书画,总是对奇峰怪石感兴趣,一见欢喜一路追寻。研讨“石画·画石”,最为重要的,是要联系起赏石与国画千古不易的精神实质。

赏石爱石,我感觉有五处受益良多:一是文理,二是形质,三是神色,四是铭刻,五是观想。

关于“文理”,我的感受是:石纹如织,罗列成诗。虽不能言,文以化之。见其解理,颇有逻辑。悟其深刻,解其道理。这文理兼备的思考,正是基于石头表里的解构。    

关于“形质”,我的感受是:大石小山,小石大山。套形仿生,石语天真。质坚如磬,质松如琴。质感乱真,音质传神。这形质异众的才德,正是决意隐迹于世的修真。

关于“神色”,我的感受是:神情飞动,石令人动。美在沉重,如如不动。色相纯真,如对此身。倩影图壁,照见丹心。这神色恬然的沉默,正是展现傲骨清风的自信。

关于“铭刻”,我的感受是:石为山骨,刻骨铭心。书斋自对,心向山林。山高水长,江湖难忘。无关尺素,但求方寸。这铭刻不忘的天恩,正是寻求与石神交的痴情。

关于“观想”,我的感受是:澄怀观道,可以想见。默陈万古,非山如山。端正身心,不触梦幻。对治贪欲,精思入神。这观想方便的形象,正是信乐泯除一切的平等。

通会道家审视自然的视角,了悟禅宗格物致知的明心,直接宋人开启的现代审美意识,才是“石画·画石真意,不啻为欣赏者、被赏者和观想者共同建构起来的另一个自然!

王鲁湘: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是太极思维。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每一个都没有定形,都向下面一个状态张开了一个口子,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演进到下一个状态——如此周而复始,是柔性的。而西方的科学文化是刚性的,每一个定义或认知,一定要把边界划死,否则无法进行讨论——正因为它是刚性的,所以其变化的时候,就演变成一场革命——我们没有,我们只是一次变化,但绝不是一次革命。我们是一次生长,生长成一个很大的观念、一个柔性的概念”。玩石头就是这种东方智慧的表现。事实上我觉得包括任何人在内,想要对延续多年如此普及的观赏石文化做一定义是做不到的。只能是一个框架,而且这个框架还要留出开口,还要准备接纳未遇的新情况、新现象——大体觉得是那么回事儿就行了,希望能模糊一点,概念如果框死了很多事情都不好做。

谢谢大家,谢谢寿部长,谢谢秘书长。研讨会到此结束。

“石画画石联展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简介

2021年9月25日星期六下午4:006:00

寿嘉华,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

俞莹,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

陈新国,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团副主席,湖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观赏石行业协会会长;

曹磊,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团副主席,画面石专委会主任

西沐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马新林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

王海昆李可染画院常务副院长

李九红李可染画院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秘书长

李客涵,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宝石》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联系电话:13581851130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育仁南路3号院3号楼金诚信大厦3层